您是否觉察某些在日常中的实践,实为被给予的意识?并且因其过于自然,以至于难以对其存在提出质疑,持续惯行,不问所以。
On The Other Hand 并非为反对某种意识,或为颠覆特定议题,仅仅试图以此松动惯行思维,以至于从观点产生深层质变,试问“我们不以为的以为是不是可以有另一种以为?”
沈菲比选择以展览的形式实践这个计划,邀请五位认识多年,品学兼优的创作者共同参展,展览地点虽然设定在“美术馆”这个在一般情境下会直接被视为“看展览”的场域,但实际的展出却又不发生在馆内展间,此外,更委托龚维德操刀计划主视觉,将习惯放重点的中心留白、资讯落在框外,且整体画面歪斜,此外,还安插了几处彩蛋,献给那些愿意将心思放在不那么台面上的每一位创作者与观众。在我们身处的此时此刻,人类常以机器代替人手,事事讲求效率,On The Other Hand 直接伸出自己的手拨皱一池春水,首先,舍弃展览惯用的PVC输出与纸品印刷,改以仁美商标为本计划特制的全彩缇花布,代替一次性使用的展场输出,并且将多年收集的各式文宣与纸盒包装,手工绢印一千份,亲手传递计划精神。
参展艺术家王安琪透过创作幽默地挑起顽固症结,令路人驻足,向心投石,挑战彼此。吕兆宏以PET回收纱线作为创作媒材,惯于被视为一次性使用的塑料,可否妙手回春?庄惠琳认为既然在现实中难与塑料绝交,能否重启邂逅,约定保持距离,谈一场塑胶罗曼史?陈郁君将日常常用于洗洁剂、乳制品的HDPE瓶罐回收,觉察这些随手丢弃瓶罐的美感,注入时间的元素,在过程中省思着人与物件的关系。台湾寻常可见的铁皮风景,对成长于沙特阿拉伯的赵永惠而言独具魅力,她以外地眼光看见本地人以本地眼光看不到的本地风光,徒手接获台湾地气,此外,沈菲比亦将问向艺术家的问题反问自己,把自己放入创作行列, 以“你的不需要正是我的需要”为名,募集民众厝内闲置毛线,以吕兆宏传授之手编技法进行创作。
On The Other Hand 愿以全身全手提供一处回旋,超越固性限制,从惯常中释放,体察世界之于您我的内在回响,寻求非标准化的回应。
日期:2021 年 05 月 14 日 - 08月22日 10:00 - 18:00
地点:台北当代艺术馆艺术商店(台北市大同区103长安西路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