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香港

迷失在沙漠中:印尼画家 Christine Ay Tjoe 香港画展

“向内生长”

White Cube 香港画廊荣幸呈献 Christine Ay Tjoe 的作品展。在过去的一年中创作的这一系列新的大型画作是对新冠病毒大流行期间我们生活所发生的变化的回应,以及由此提供的内在反思的潜力。

Ay Tjoe 的工作实践具有直觉性、手势性和深刻的表现力,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在此期间艺术家几乎进入恍惚状态。抽象的构图是通过富有表现力的标记构建而成的,通常会聚集在画布中心的能量点和密集的颜色上。

这些画专注于“向内生长”的想法,或从内部成长,构成了艺术家于 2020 年开始的一系列作品的一部分,并以从内部角度重新组织人类需求为前提。每一种都以生物学术语“cryptobiosis”命名,它指的是当所有可测量的代谢过程停止时,生物体在应对不利环境条件时进入极端不活动状态。“这是关于生物的特殊、稀有和美丽的能力,”她说。' Cryptobiosis 提供了几乎停止运动和任何明确目标的想法;而是提供更长寿和更大希望的可能性。

继描绘人类灵魂中潜在黑暗的“黑色”绘画之后,本次展览中的绘画唤起了一种更积极的状态,主要使用蓝色、白色和灰色的调色板,并带有血红色调。Ay Tjoe 经常将她对色彩的选择描述为在构图中扮演一组主角的角色——每个人都拥有某种类型的角色,可以增加一种感觉和整体主题,同时汇集一种能量,推动作品。这种对色彩图形力量的理解与艺术家的早期作品有关,在那里她几乎完全专注于版画制作,并学习了黑色线条如何既可以创造又可以保持白色空间。'白色有时会变成句号,黑色和灰色的结束,但它也可以是不为人知的图像中的零,她说。在这里,画作以蓝色为中心,在色谱的中间,这是艺术家刻画色调渐进感的一种方式,暗示着向未知目的地前进的旅程。“我一直在使用微妙的色彩层次,来表达我们如何拥有更多的深度和内部色彩”,她说。“我主要使用蓝色来表达蓝色位于色谱的中间,[但]还有[也]我们可以达到的光谱中'更高'的颜色。蓝色代表希望'。主要是用油条制作,然后用手涂抹和滑动,这些画保留了强烈的触感,他们的众多手势蕴含着情感潜力和与艺术家的直接联系。的心态。Ay Tjoe 通常在没有任何准备图的情况下开始,直接在白色画布上绘制,这是一个有力的动作,创造出看似混乱的抽象图像;强大的能量中心与画作未触及的空白画布区域形成强烈对比。

例如,在Blue Cryptobiosis #04 (2020-21) 中,构图似乎是由从左侧进入的力形成的,就好像植物被风吹过,在画布表面上移动。解剖学、真菌和蛋形的形式被唤起,如器官或心脏,被卷须包裹或缠结,有纹理的毛皮状物质和紧急生长。Blue Cryptobiosis #12 (2021) 的特点是巢状或茧状,有机外壳以其黑暗、可见的内部空间为特色,而双联画Blue Cryptobiosis #10 (2021)则以一对镜像形式连接整个相邻的画面表面,仿佛一个细胞在复制的过程中。

Ay Tjoe 出生并成长为一名天主教徒,尽管在她生命的不同阶段拒绝并重新接受了她的信仰,但艾乔从以色列人被驱逐出埃及后穿越沙漠的圣经故事中获得了展览的标题;与我们目前所经历的苦难、大流行世界的文学对立。探索运动的限制如何可能会产生更大的思想和行动,她的画作来自对成长、协作和交流的调查,而不是单一方向。'画就流出来了。就像我找到了一种精神,而精神帮助我做到了’,她说。

Christine Ay Tjoe 1973 年出生于印度尼西亚万隆,在那里学习并继续生活和工作。她的作品曾在亚洲各地展出,包括在金泽 21 世纪当代艺术博物馆举办的大型回顾展(2018 年)。Ay Tjoe 还参加了国际群展,包括亚洲协会三年展,纽约(2020 年);伦敦皇家艺术学院(2017);国立台湾美术馆,台中(2012);新加坡艺术博物馆(2012);Fondazione Claudio Buziol,威尼斯(2011);萨奇画廊,伦敦(2011);上海当代(2010);雅加达国家美术馆(2009 年);康奈尔大学约翰逊艺术博物馆,纽约伊萨卡 (2005);第一届北京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美术馆(2003)。

展览日期:2021 年 5 月 18 日至 8 月 28 日
地点: White Cube, 50 Connaught Road Central, Hong Kong

外部链接
White Cube
展示更多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