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繪畫

香港大學美術館展覽:剛果色彩

一批由1920年代中期至1960年創作的剛果藝術作品

展覽有賴前所未有的檔案和藝術收藏,讓我們能透過一位來自比利時的藝術家Georges Thiry ,當時於剛果伊利莎白維爾市( 現稱盧本巴希) 開辦的工作坊,和他與原居民共同創作的藝術品,概觀二十世紀剛果的繪畫。其後同類型的工作坊相繼成立,並促進多元藝術形式的出現,顯赫一時。

歐洲繪畫對剛果的影響始於Georges Thiry。Thiry 自1926年開始為比利時殖民政府工作,他在伊利莎白維爾看到一系列繪有鱷魚和鳥類圖案的壁畫後,到處打聽後結識了壁畫藝術家 Albert Lubaki ,尤其對由 Lubaki 夫婦和其他藝術社群成員的創作深感着迷。

是次展覽旨在引領觀眾透過一系列二十世紀剛果繪畫作品,了解當地的日常生活和自然景觀,並深入探索這些作品的圖像符號、技巧與美學細節。剛果藝術與歐洲文化的交集,開啓了長達數十年的文化交流和合作關係,展示歐洲藝術與剛果文化傳統的互動和合作交流。

香港大學非洲研究課程暫任助理教授 Dr Estela Ibáñez-García:「是次展覽將展出一系列剛果繪畫,為觀眾提供多樣化的觀點與角度來了解剛果於殖民時期複雜的現實。這些觀點與角度揭示現實是一種基於個人如何詮釋自身經歷的建構。經歷總是充滿主觀色彩的,透露了個人自我意識是怎樣接收各種事物。可是,這本圖錄收錄的文章證明了我們可以通過藝術跨過此狹隘的主觀領域。只要我們仔細觀賞這些畫作,便會發現剛果藝術家是如何在殖民時期闡述和表達個人經歷;若以一種具批判性的視角來解讀歐洲人是怎樣使用和詮釋這些創作,也可以從中窺探出他們的世界觀。」

日期:2021年 2月 23日 - 2021年 8月 29日

地點:香港薄扶林般咸道90號 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

外部鏈接
港大美術博物館展覽宣傳冊教育工作紙填色紙虛擬展覽(英文)
展示更多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