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秋十月,由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主办的“岁月如金——馆藏金祥龙版画作品展”开幕了。本次展出的作品精选馆藏金祥龙先生版画作品80余幅,创作时间涵盖了从1979年至2019年,展览版块分为军营逐梦、水乡印记、都市风韵、花语思路、边寨情深五个版块,内容涉及了版画家早年军旅初学时期的黑白木刻、西南少数民族风情、江南水乡的风物、浦东开发开放建设、上海都市新貌历程等。
出生于上海浦东航头镇的金祥龙先生,是上海本土版画的中生代领军人物。他自1970年代起学习艺术,最先在上海市南汇县文化馆学习,之后在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进修版画、在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进修中国画、并毕业于云南艺术学院美术系版画专业。艺术家在版画、中国画、陶瓷等艺术领域均有所涉猎。他创作了300多幅反映农村、部队、边疆、都市生活等美术作品,其中100多幅国画、版画作品参加了全军、全国、市级美术作品展览,多次获奖。
我们也可以看到艺术家创作风格的演变。艺术家在学习中建立起坚实的版画基础技法,具有写实的能力,同时不断突破过去的风格,逐渐转变为富有线条感、几何感的创作,成熟时期作品构图巧妙,线条大胆分割画面,色彩浓郁,整体丰富饱满,风格稚拙而包含形式美。
更为值得一提的是,金祥龙先生的版画因其独特的“绝版套色木刻”见长,其创作方式使作品具有限定性,展品中《晨曦》、《竖琴恋曲》、《故乡之四》等曾参加全国版画作品展,都是艺术家较为成熟的代表作,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这次展览中我们也特别挑选了部分作品的原版,便于观众更加可以感受到绝版版画与众不同的艺术魅力。
本次金祥龙馆藏版画作品展,是我馆在对上海本土版画家作品进行研究的基础上的呈现;是对其版画创作的过程进行版块划分,尤其在展览中将突出其绝版套色木刻版画创作的特殊性,梳理了版画家金祥龙对上海版画创作所作出的贡献。